護理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和責任的職業,而敘事護理則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方式,它通過傾聽和分享患者的故事,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和關懷。
楊叔叔是一位需要周期性免疫治療的肝癌患者,可他的“好心情”卻溢于言表,他不僅能記住每一位護士的名字,還會跟每一位護士都有說不完的話,可是楊叔叔的妻子卻告訴我,楊叔叔在住院期間有很多擔憂,焦慮。
他這種截然不同的反差引起了我的關注。早晨巡房時我跟楊叔叔打招呼:“您昨晚睡得怎么樣?。俊毕胫糜H切的話語給他帶來一份兒好心情。

恰好稱換藥時,我說:“楊叔叔,咱病房里就缺像您這么積極樂觀的人,好心態能感染周圍的人,可比護士安慰百句話都有用。”
楊叔叔先是一怔,轉而靦腆的說:“哈哈,多活一天就是賺的。其實,我也靠每天給自己打氣度日啊?!?/p>
“楊叔叔,是有什么事讓您給自己打氣呢?”
“你還記得一年前我大出血嗎?一只腳踏進鬼門關,那時候我以為自己快死了,活不了,去了ICU一定回不來。”
我回想到當時那個場景,他一定很絕望,于是我便問:“那段日子很艱難吧?”
楊叔叔:“往事不堪回首啊,即使到現在,我也時常噩夢,時常流淚?!?/p>
我:“常言道,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,現在還會夢到,是您對那段經歷始終無法釋懷嗎?”
楊叔叔:“是啊,被你看出來了,我撿回一條命,但是我的生活也因此惴惴不安。我害怕一個人,一個人常常莫名陷入擔憂情緒的深淵無法自拔,但是我更不想家人被我捆綁,他們要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,因此也是阿Q精神吧,用樂觀來隱藏自己的擔憂?!?/p>
我:“楊叔叔,我似乎有點明白您的感受,那您能說說擔憂的原因嗎?”
楊叔叔:“我能挺過上一次的死神,我真覺得是賺到了,往后的每一天都像是上天的饋贈,可是我反復入院,花費了很多的人力、財力,我不想像個‘拖油瓶’一樣拖累他們?!?/p>
我:“您什么時候會有這種感覺呢”
楊叔叔:“家人輪流照顧我的時候,我會覺得她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,卻還是想盡辦法來照顧我?!?/p>
我:“那這個‘拖油瓶’給您帶來了什么影響呢?”
楊叔叔:“一旦‘拖油瓶’想法冒出來,我就想為什么不是上次一走了之呢?我走了一個家庭就太平了。但是我確實是沒活夠呀,還牽掛著家人。我強迫自己表現得很樂觀,一個人也行,讓家人去做自己的事。可是她們一走,我就馬上胡思亂想,陷入矛盾的漩渦。”
我:“如果這個‘拖油瓶’不在的話會怎么樣呢?”
楊叔叔:“那我肯定可以理所當然地享受天倫之樂吧,其實我很愛老婆及孩子,很害怕失去她們?!?/p>
我重重地點點頭:“是的,那您有想過家人對您的愛又是什么樣子的嗎?”
楊叔叔:“我沒想過啊,我只覺得我給家人添麻煩了,久病床前無孝子,我猜她們母女倆應該厭煩我了吧?”
我抓著楊叔叔的手寬慰道:“我看到的情況和蔡叔叔的猜想有點
不一樣哦,其實啊,您的家人專程來找我聊過了。”
楊叔叔眼神閃過一絲驚訝:“真的,她們來找你聊什么呢?”
我:“正應了您說的擔憂,其實她們看出來了,跟您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啊。您與您的老婆是認識,了解,相愛,相知,相守,一切都是緣分,子女是父親一輩子行善,上天多給了一次生命,好讓她有時間盡孝??墒茄哉Z間您總是推開她們,所以她們想找我幫忙呢,想辦法讓您心安理得地接受她們的陪伴?!?/p>
楊叔叔:“真的嗎?”
我:“真的,而且您的家人還說,她們陪伴照顧您毫無怨言,更不想讓您有心理負擔。”
楊叔叔:“是的,我感覺到了,她們總是小心翼翼,生怕我看出來。”
我:“楊叔叔,您能感受到這些細微的變化真了不起呀,那我們要趕走‘拖油瓶’嗎?”
楊叔叔:“當然要,我好像看到了一群蝴蝶圍在我身邊,有種徜徉山谷、如釋重負的感覺,還有家人和可愛的護士小姐姐們給予我的力量?!?/p>
后來在病房里總能聽到楊叔叔和家人的對話,是滋養心靈的話語。
我知道,是楊叔叔真正接受了自己不是家人的負擔,至少在住院期間他不會再有“好心情”包裹下“拖油瓶”的擔憂了。
通過與這位患者的交流,我明白了敘事護理的真正意義。它不僅僅是對患者身體的護理,更是對他們心靈的關懷。我們要傾聽患者的故事,理解他們的痛苦和需求,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關愛。在護理工作中,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。但是,只要我們心中有愛,就能用溫暖和關愛去化解患者的痛苦,讓他們在病痛中感受到希望和力量。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敘事護理,它是一種有溫度的護理方式,讓我們用愛去呵護每一個生命。